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双高”建设特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由建筑工程学院承办。是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本专业获批四川省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称号,为四川省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教学资源库联合主持建设单位。2021年,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验收,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能建造专业)理事会单位。2023年被批准为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工程建设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并成为四川智能建造与维养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以及西部装配式建筑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本专业依托“能工巧匠”技能平台、“工程实践”运用平台和“科研创新”技术平台,采用项目制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相关施工企业,培养适应科技发展、技术进步对建筑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带来的新变化,顺应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工业化、绿色化发展新趋势,培养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急需的,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基础知识,具备熟练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从事建筑施工技术与项目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有情怀并能扎根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建筑数字化 建筑工业化
建筑智能化

本专业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遵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围绕核心技能进行学生培养。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专项方案编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安全管理)及建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面专业知识与技能,面向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的土木建筑工程技术人员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项目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从事建筑施工技术与项目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有情怀并能扎根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名师名将亲率,师资力量雄厚。本专业形成了一支专兼互补、结构合理、技艺精湛、敬业乐群的教学团队。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为58.1%;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6人,占比为19.4%;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27人,占比为87.1%,具有国家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师等职业资格,是一支工程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双师型”职教团队。拥有“四川工匠”“四川省技术能手”称号教师1人、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1人、四川省教育厅记功嘉奖2人、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记功嘉奖2人。兼职教师14名均来自一线的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为学生带来了宝贵的工程一线经验和行业前沿知识。
实训条件优良,理实有机结合。校内实训基地总面积10000余平方米,同时拥有3000平米的沉浸式全过程建造中心,涵盖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的实训。依托建筑与环境专业群,建有跨专业共享平台机器人培训应用基地、智能建造实训基地、工种实训基地、固废利用与绿色建材研究实训基地和BIM软件实训基地。各类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300余万元,生均设备值2.5万元。校内实验实训条件优良,能够满足学生实验实训任务需求,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实践教学基地:按照“分部分项”和“模块化”思路,将工程建设项目按施工流程真实还原再现,涵盖了项目施工全过程所涉及的所有典型任务。既能服务于专业现场教学,又能服务于专业科普教育。
实践教学基地
智能测绘实训室:由我校与四川天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三方共建。现有水准仪、光学经纬仪各百余套,电子经纬仪40余套,电子水准仪4套,全站仪20余套,rtk13套,无人机1架,能够同时满足100余人的工程测量专项技能训练。
智能测量实训室
BIM工作室(学科竞赛实训室):成立于2017年,主要以开展BIM技术特长生培养,参加全国各类BIM竞赛为主,同时进行专业BIM项目建模、施工碰撞检查、管线综合优化、装配式深化设计等横向项目的技术服务。工作室秉承“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精益求精,奋勇争先”的宗旨,先后获得全国各类大赛一等奖五十余项,为企业培养了BIM技术人才一百余人。
BIM工作室
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建于2020年,是四川省第一个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占地约500m2,包括构件制作、构件吊装、套筒灌浆、外墙接缝防水打胶等四个操作工位。既可满足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的现场教学,又可满足“1+X”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中、高级的实操考核以及装配式建筑施工员职业技能竞赛的实操训练。
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
“岗课赛证”融通,助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紧扣建筑业转型升级,对接建筑工程技术国家专业教学标准、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1+X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将“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规范”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校期间,学生就能考取相应证书,掌握新技能,通过率在全省名列前茅。
依托优良的实训条件,老师们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测量、识图、BIM、装配式智能建造等),先后斩获特等奖12项,一等奖30项,二、三等奖若干,其中:在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主办的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高职组“建筑工程识图”赛项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三等奖;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土木建筑赛道一“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荣获银奖。
国赛获奖
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高质量。目前本专业合作的校外知名企业有中国中铁、中核集团、中冶集团、深圳建工、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华西集团第七建筑有限公司、四川瀚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四川万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四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霖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等近20余家,充分保障了学生的校外实习和就业质量。

校企合作企业
小班定制联合培养,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订单班由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让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与企业需求完美契合,大大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通过“订单班”培养,学生入职后,在3~5年的时间内能成长为一名综合能力拔尖、综合素质全面的项目经理。

订单班开班仪式

建筑制图、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CAD、BIM建模、BIM技术应用、智能测绘技术、建筑材料、建筑法规、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建筑设备、智能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建筑内业资料、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装配式概论、装配式建筑构造与识图、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与施工和建筑机器人等紧扣行业前沿技术的课程。

本专业坚持“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的校训,秉承“夯基础、抓技能、强素质”的办学理念,培养适应建筑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服务乡村振兴、新基建、新城建、城市更新等国家战略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以过硬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深受广大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中国建筑、中核二二、中冶建工、中信十一院、华西集团、深圳建工、新疆路桥、中天建设等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从事施工员、监理员、质量员、安全员、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等岗位工作,学生获得感强,行业认可度高。